呼和浩特新闻网5月6日讯(记者 哈图)2021年“五一”黄金周,我市迎来“补偿性出游”,市民游客出行热情高涨,带动消费持续火热。据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统计,5月1—5日,我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53.85万人次,同比2020年增长258.79%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2.66%;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8.18亿元,同比2020年增长519.23%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3.34%。假日期间,我市各项保障措施得力,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,旅游市场井然有序,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。
从游客客源结构来看,来自区内的游客占75.29%,来自区外的游客占24.71%。将近半数的区内游客来自于我市与周边盟市,呼和浩特、包头和乌海的游客占我市区内游客总量的79.49%。
从游客消费结构来看,来我市的游客消费主要集中在住宿、餐饮和交通上。其中,住宿消费占总花费的31.29%;餐饮占25.33%;交通占16.17%;购物占13.15%;景区游玩占12.21%;文化娱乐占1.47%。
从出行目的来看,游客主要以旅游度假为出行目的为主,占比83.16%,其次是工作学习为目的出行的游客占比15.08%。
从年龄段来看,大多数游客都集中在23-45岁年龄段之间,占83.40%;46-60岁年龄段占10.42%;17-22岁年龄段占5.41%。
从游客的出行同伴来看,来我市的游客主要以个人、家庭或亲朋结伴自由行,占比96.52%,单位组织结伴占2.32%,通过旅行社组团出行占1.16%。
从游客的出行方式来看,游客主要以自驾车出行为主,占比72.59%,通过飞机、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游客占比24.71%,通过骑行、租车等方式出行的游客占比2.70%。
从旅游市场宣传营销方式来看。在线下了解方式中,有34.75%的游客通过旅游推介会、宣传会了解到我市的旅游资源,有33.98%的游客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,有22.01%的游客是通过报刊杂志,还有15.83%的游客通过旅游社推荐。在线上了解方式中,通过使用微博微信来了解我市旅游资源的游客较多,占比为29.34%,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的占18.53%,而通过内蒙古各地旅游24848威尼斯官网来了解我市旅游资源的11.58%。
从游客感兴趣的商品来看,游客对我市民族食品最感兴趣,占比34.23%,其次是民族服饰,占比30.77%,文创商品与工艺品占比28.08%。
假日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点:
(一)旅游消费以“短途游”和“跨省游”交织为特点。 游客出行主要以旅游度假、休闲观光、登山、踏青、赏花、乡村民俗、文旅体验为主。游客出行,仍以自驾游为主流,比重达到70%以上。
(二)“爱上敕勒川·惠民一日游”活动,助力“五一”旅游市场升温。“五一”假期,我市推出旅行社、星级酒店、航空公司惠民打折,a级景区门票赠送,星级农家乐优惠、采摘邀约等6大版块惠民活动。上百家景区、文化和旅游企业、农家乐、酒店、白塔机场参加了活动。黄河麦野谷景区、神泉生态旅游景区、莫尼山非遗小镇、白石生态旅游区向游客赠送价值120万元的门票,并宣布一系列优惠举措。各项消费政策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出台,满足了游客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塑造了“美丽青城·草原都市”文化旅游品牌新形象,促进了旅游消费升级。
(三)“六进”景区系列活动,为游客准备丰富的文
旅大餐。假日期间,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了“六进”景区系列活动,即组织精品演出、图书、非遗、文创商品、书画作品、红色文化走进如意、宝鼎、大召等各大广场;走进昭君博物院、老牛湾、托县神泉、黄河麦野谷、莫尼山非遗小镇等景区。乌兰牧骑演出、文创产品、旅游商品、非遗技艺、优秀图书、书画作品展、交流讲座等文化产品的集中展示,使文旅产品供给丰富,文旅活动精彩连连,市民游客文化旅游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。
(四)科技助力首府文旅服务水平再升级。“五一”假期,呼和浩特“智游青城”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。广大市民和游客通过一部手机,即可“一站式”体验文化旅游公共服务,了解呼和浩特文化旅游信息资讯,查看旅游攻略、查找精品线路、查询文旅活动、预约景区、预订文旅产品,观美景、听讲解、品非遗、看演出。“智游青城”平台上线运行,为我市文旅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。
(五)文化“搭台”旅游“唱戏”,文旅融合,精彩纷呈。假日期间,中国首创全景式大型马舞剧《千古马颂》震撼上演;恼包村举办了“敕勒川味道·美食音乐周暨‘中华名小吃’巡展活动”及品牌塑造研讨会;莫尼山非遗小镇举办了登山寻宝活动;黄河麦野谷举办了“五一天天乐”系列生态休闲活动;新城区举办了“爱上敕勒川——网红名人故事汇”直播活动;乌兰夫故居举办了网红名人“党史读书会”。文化“搭台”旅游“唱戏”,各旅游景区举办的非遗展示、传统民俗体验,地方美食品鉴,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。丰富的假日文旅产品,使我市旅游市场精彩纷呈。